第271章(1/2)
于是他便瞪大了眼睛,等待宋濂的解释。
“陛下不是听从了朱涛的建议,想要对东瀛收服之后派出庞大的大明商队吗?这样就会让大明的官员百姓全都购买朝廷的国债,而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次殖民,这些大臣们估计都不会有太大的热心,因为他们还没有弄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。”
方孝儒一脸的苦瓜相,他有些苦笑着对宋廉说。
“恩师,别说那些大臣们如今还有疑虑,就算是我和少东家辩论一番,输给了他,心中也仍有疑虑,如果让我投资,就算我有钱也不会拿多少的。”
听了方孝儒的话,宋濂哈哈大笑,这正是自己这个得意弟子的真实想法,而在自己面前丝毫没有任何的隐瞒。
但也正是如此,宋濂的计划才有真正实施的可能性,他对方孝孺说。
“希直,你是我的弟子,都是这样的想法,想必朝中大小官员这样想法之人也不在少数,甚至占据了朝堂大半,越是如此,我的计划越是可行。”
看到方孝孺还是不解,宋濂便说:“我打算响应陛下的命令,哪怕是把家产都全部变卖掉,也要购买这次远航的国债,给朝廷入一个大股,如果这样的话,陛下必然会看中为师,我也会给你有更多的说话机会。”
宋濂这番说完之后,方孝儒才真正的明白,恩师为自己已经操心到了什么的地步,可谓是用心良苦。
“恩师,您一生清贫,若不是因为是开国功臣的缘故,陛下多有赏赐,恐怕日子过得也非常拮据,何至于为了弟子尽到了这种程度,就算是要购买国债入股,恩师这份钱当由弟子来出。”
其实方孝儒倒不一定是非得跟宋濂客气,因为宋濂的家中实在是太过贫穷。
这位老夫子,虽然官居内阁阁员,地位在六部九卿之上,但却一直安贫乐道,从不收受他人礼物馈赠。
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,身为济宁知府,在地方任职,手头则就宽泛许多。
虽然说不至于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地方官府也有许多火耗银两等公开的俸禄外收入,自然就不像军官那样拮据。
听了方孝孺的话送您内心之中有了一阵欣慰,希直这个弟子,自己果然没有白疼他。
“希直,你就不要这么想了,为师说的砸锅卖铁,倒也不至于到那种程度,再说我还有一个心思,那就是跟着陛下的东瀛商队入股,也分得一些红利,可以给我改善一下生活。”
但是对于宋濂的这个解释,方孝孺却并不认同,他虽然和朱涛的辩论中失败了,却口服而心不服。
“陛下不是听从了朱涛的建议,想要对东瀛收服之后派出庞大的大明商队吗?这样就会让大明的官员百姓全都购买朝廷的国债,而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次殖民,这些大臣们估计都不会有太大的热心,因为他们还没有弄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。”
方孝儒一脸的苦瓜相,他有些苦笑着对宋廉说。
“恩师,别说那些大臣们如今还有疑虑,就算是我和少东家辩论一番,输给了他,心中也仍有疑虑,如果让我投资,就算我有钱也不会拿多少的。”
听了方孝儒的话,宋濂哈哈大笑,这正是自己这个得意弟子的真实想法,而在自己面前丝毫没有任何的隐瞒。
但也正是如此,宋濂的计划才有真正实施的可能性,他对方孝孺说。
“希直,你是我的弟子,都是这样的想法,想必朝中大小官员这样想法之人也不在少数,甚至占据了朝堂大半,越是如此,我的计划越是可行。”
看到方孝孺还是不解,宋濂便说:“我打算响应陛下的命令,哪怕是把家产都全部变卖掉,也要购买这次远航的国债,给朝廷入一个大股,如果这样的话,陛下必然会看中为师,我也会给你有更多的说话机会。”
宋濂这番说完之后,方孝儒才真正的明白,恩师为自己已经操心到了什么的地步,可谓是用心良苦。
“恩师,您一生清贫,若不是因为是开国功臣的缘故,陛下多有赏赐,恐怕日子过得也非常拮据,何至于为了弟子尽到了这种程度,就算是要购买国债入股,恩师这份钱当由弟子来出。”
其实方孝儒倒不一定是非得跟宋濂客气,因为宋濂的家中实在是太过贫穷。
这位老夫子,虽然官居内阁阁员,地位在六部九卿之上,但却一直安贫乐道,从不收受他人礼物馈赠。
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,身为济宁知府,在地方任职,手头则就宽泛许多。
虽然说不至于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地方官府也有许多火耗银两等公开的俸禄外收入,自然就不像军官那样拮据。
听了方孝孺的话送您内心之中有了一阵欣慰,希直这个弟子,自己果然没有白疼他。
“希直,你就不要这么想了,为师说的砸锅卖铁,倒也不至于到那种程度,再说我还有一个心思,那就是跟着陛下的东瀛商队入股,也分得一些红利,可以给我改善一下生活。”
但是对于宋濂的这个解释,方孝孺却并不认同,他虽然和朱涛的辩论中失败了,却口服而心不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