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页无法加载

    出来之后,正想问问这俩人从哪里来的,没想到一个照面,解方直接愣住了。“方师兄,您怎么会在这里呢?”解方彻底傻了啊,这哪里是什么私塾先生,这是翰林院的学士,詹事府詹事、东宫属官方孝孺,这是清流之中的翘楚啊。听了解方这声惊呼,解缙也愣了,莫非眼前这个私塾先生,就是自己一直闻名未曾见过面的方孝孺?一代清流翘楚,大儒宋濂的衣钵传人,竟然甘心在朱家庄这里做个私塾先生,负责孩童的开蒙?这就更让他觉得朱涛深不可测了啊。不过,方孝孺比他们还更加懵逼,因为以他的身份,对于解方这样的人,无非也就是能记住个名字和籍贯,样子都很模糊。想了半天才想起来,这是曾经在国子监学习的解方,老师宋濂兼任国子监祭酒,这些人都是他名义上的学生。当时自己代替老师宋濂曾经给国子监讲授《朱子》,和他们也算认识,这些人便不拘年龄,都算是自己的师弟了。解缙听了父亲的话,赶紧上来给方孝儒行礼问安。其实在朱涛的面前,方孝孺自知学问不如,表现还是比较谦逊的,但是面对这父子俩,他的优越感却很强。“少东家的学问重于一时,就是开宗立派也是理所当然的,你们想前来拜师,又有什么资格?”这句话直接把解方给问懵了,不过他也知道,这是一句大实话。就算他的儿子解缙在吉安府算得上是神童,可是在这京师应天府,恐怕还真的显不出什么来。而且自从这一篇和孔希学论辩的文章传满天下之后,天下学子无不纷至沓来,想要拜师朱涛,解缙又有什么突出的呢。不过,这次朱涛能让解缙先开门启学,也算是给足了面子,对别人来说这算是求之不得的事情。更何况,这位开蒙先生竟然就是自己平时都高攀不上的方孝孺。解缙连忙上前行礼,然后说道。“方师伯,刚才父亲带我去拜见朱涛先生,先生让我先来学堂开门启学,没想到竟然是世伯您在这里授课,实在是三生有幸,请再受我一拜。”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,方孝孺见到谢家父子如此的懂礼数,自然也不好再冷着个脸,有些无奈地对他们说。“那既然这样就让解缙贤侄留在这里,师弟你就回吉安府去吧,留在朱家庄,一切都不需要你再担心。”就这样,解方把儿子解缙留在了朱家庄,自己则是回到了吉安。与此同时,在魏国公徐达的府邸,他的老部下,被封为平川侯的陆良庆,正在唾沫横飞的说着。“当初上位要为婉儿和朱涛赐婚,我是想着他们年龄还小,再观察一段,然后才谈婚论嫁现在看来,朱涛已经马上到了及冠的年龄,请徐大哥帮忙在上位面前提一下,咱们是不是该尽快把婚事给办了。”徐达知道,这是因为陆良庆已经知道了朱涛的真正本领,想尽快的把这事定下来,不然的话,很快就会有别的公侯子弟盯上朱涛,他很可能就少了这个乘龙快婿了。见到陆良庆如此着急,徐达还想再逗他一下,便说道。“此事也并不着急,再说此事还要看朱涛自己的意思,当初要娶你家灵玉,你死活不愿意,现在人家有没有这个心思,那还得另说呢。”